当前位置
笑对困难,用坚韧书写成长
时间:2016-05-26 来源:原创文章 发布:本站编辑

——记宝丰路硚口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生产副经理卢伟

天创公司 陈慧茹/

 

晚上七点多,还没走进宝丰路硚口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部,就听到里面有人在谈话。踏入办公室,一个戴着眼镜、目光坚毅又斯文儒雅的人正与一位施工员沟通当天的工程进展情况,“我们写施工日志就是要回忆这一天做了什么事,隔断时间再回头看这段时间做了哪些事情,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,总会有所收获。”说这话的是卢伟,目前担任宝丰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生产副经理。分享完这些后,他便匆匆的走出屋子,赶至了项目现场。

我被他对新员工这语重心长的谈话所感染,内心不由肃然起敬。他身边的同事告诉我,卢伟从不吝啬向新员工分享这些经验和感悟,希望通过自己的帮助能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,我想这或许与他进入公司后的经历有关吧。

20117月,卢伟大学毕业后来到天创公司,被分配在二环线水东路桥梁工程项目部。上班第一天,他拖着行李直接到了工地,看到已经基本成形的桥梁,不禁默默地想“这么高的桥,要怎么搞?”由于此前从未接触过桥梁施工,加上项目已接近尾声,并未负责具体施工,卢伟陷入了迷茫,他对桥梁工程有着太多的疑问,却不知该问什么,从何问起。这样的混沌状态让他无法忍受,他向项目总工道出了自己的苦恼。从总工那里,他对桥梁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,但仍不是特别清楚。为了更多的了解桥梁施工,他常与工人聊天,不孜向民工请教学习,确有收获但始终没有明确的方向性。有一次总工与他谈话,告诉他开展一项施工首先要明确施工的流程及先后工序,再看每一道工序需要注意什么,最后思考如果出现问题该怎么解决。这一次谈话点醒了卢伟,他开始进行针对性的学习,遇到不懂的地方,反复的查看规范和图纸、上网搜索;对于新工艺的运用,他先了解皮毛,再去思考如何应用,逐层深入。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思考,逐步的弥补了卢伟在桥梁施工知识上的空白,这为他接下来从事结构工程方向的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
201111月,因项目生产的实际需要,卢伟被调至陶家岭一路项目部从事施工工作。好强的他误以为被调走是由于表现不够好,于是他暗下决心“一定要好好搞来证明自己”。初到项目部的卢伟,便独立负责该工程中四座桥梁的42根桩基施工,这是卢伟第一次接触桩基施工,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,他仔细研究规范和图纸,对每项工序都会提前的进行学习和预热。在打第一根桩基时,由于缺乏实践经验,他没有控制好沉渣厚度,以至于无法用常规方法将沉渣清理干净。这虽然不是十分严重的问题,但独自在现场负责施工的卢伟异常重视,在他眼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不是“小事”。于是,他迅速联系项目经理,请教有经验的师傅,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。最终,他通过调用两个水泵同时向孔内注水的方式,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,而那时,上班族已经开始活动了,卢伟从前一天的下午3点一直施工到第二天上午8点半,他已经忘记了疲惫,满满的心思都在如何做好桩基施工上。他的身上有一股韧劲儿,认定的事情、想要解决的问题,一定会不达目的不罢休。虽然,对于经验匮乏的他来说,每次施工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,但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将问题彻底解决会让他感到分外快乐。打1根桩基一般需要上十个小时,十一二月的冬天,夜晚寒风刺骨,他实在冷得受不了就在机械的发动机旁蹲一会儿,缓一缓。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,在其他人回项目部吃午饭时,卢伟依然守在工地:或是指导现场施工,或是思考问题,项目部的人都说他是最负责任的施工员,每天把工地当成家。他说,那时虽然身体上吃了很多苦,但心里是快乐的,那段时间也是他成长最快的阶段。

卢伟凭借他坚韧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意志,将最初的决心变为实实在在的打好每一根桩基,变为同事及领导竖起的大拇指。

鉴于卢伟在陶家岭一路的出色表现,公司将他抽调至鹦鹉洲长江大桥S5标担任施工主管。鹦鹉洲长江大桥是世界最大三塔四跨悬索桥,其墩柱为亚洲最大异形墩柱结构。该工程是公司进军结构领域后截至当时承接的最大工程,其V构施工难度非常大,公司上下高度重视,卢伟负责现场施工,其压力不言而喻。当时天创公司还未成立总工办,桥梁施工技术还不十分成熟,施工方案的设计也基于借鉴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。因此,在施工前,卢伟与项目部一道多次联系设计方,针对项目特点及施工环境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方案,最终将V构的施工分解为直线段部分、斜腿部分、箱梁部分和上、下游侧施工段,分段交叉施工。其中,由于倾斜度大(53度),且有20多米高(相当于7层楼的高度),斜腿部分施工难度特别大,工序异常复杂,安全风险尤其高。对此,卢伟与项目部商量决定在现场搭设满堂脚手架,并且采用在模板两侧焊制钢筋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,既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,也有力地确保了工人的安全。方案确定了,但由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,在做支架时出现了标高问题。卢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,他必须尽快找出问题的症结,并计算出精确标高,以推进后续施工。为此,他对照图纸反复核准标高,终于找到了原因并及时解决了标高问题,顺利的将V构施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。

在S5标的每一天,卢伟都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,这种压力既来自于公司及领导赋予他的信任和期望,不容他丝毫懈怠,也来自于工程项目的重要性、特殊性及复杂性,不允许他在施工中出现任何差池。他每天都“提心吊胆”,每每在进行高空作业前,务必首当抓好安全问题,确保工人作业安全,其次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。每天晚上他都会计划好第二天的施工内容,提前组织安排,备好施工材料。每当他忙完这充实的一天,抬抬头,天已蒙蒙亮,他扬起嘴角快步的走向宿舍,“那就打个盹儿吧,又是崭新的一天”,宿舍已俨然成了他的家,他习惯了这一切,习惯了勇敢的甩掉困难向前奔跑。

2013年12月的一天晚上,打完箱梁后,在等待混凝土凝固的间隙,卢伟靠在一包沙袋上睡着了,等他醒来时,发现身上已落满了积雪。他的家其实离工地很近,站在桥上便可以看见家里的窗户,但是,巨大的压力让卢伟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,时刻把握优质工程这个高线,于是,有家不敢回,也不愿回,他清楚的知道,现场需要他,安全生产更需要他。当V构顺利浇筑完成,他激动不已,看到辛苦和努力凝结成的硕果精美呈现时,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2014年12月28日,鹦鹉洲长江大桥正式通车,卢伟守在电脑前观看通车仪式,鹦鹉洲长江大桥的那一抹“中国红”,成为刻在卢伟心中不灭的印记。

通过S5标的历练,卢伟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,公司领导认为他已经具备了独立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,因此将他作为技术力量调至恩施金山大桥项目部,负责该项目的技术指导。对于公司的安排调配,卢伟没有丝毫犹豫,毅然奔赴恩施工作。那时,他才刚刚结婚不久。初到恩施的几个月,他的妻子还可以理解和支持。时间久了,家庭的矛盾逐步凸显。“工作上的困难再大也打不倒我,但家庭的矛盾真的让我焦头烂额”,然而面对公司领导的殷切期盼和高度信任,面对自己深爱的妻子,卢伟没有放弃身上的责任,而是扛起男人的担当,一方面坚守在工作岗位,一方面极力与妻子沟通,希望妻子作他工作中最坚强的后盾。渐渐地,妻子终于被他的付出和坚持打动,谅解了他。“生活和工作一样,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,当你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就再坚持一下,这个坎儿就过去了”卢伟说着,我仿佛看见一个男人在幽暗的隧道中向着洞口的光奋力前行。

经历了重大工程的考验和家庭的矛盾,卢伟笑笑说:经历过就觉得还好,苦尽甘来。人在每一个时间段都要为自己找一个平衡点,沉下心付出,终有收获的一天。

现在,卢伟又迎来了一个大型桥梁工程——宝丰路硚口路快速化改造工程,谈起自己的改变,他说以前只知道做好眼前的工作,现在更加关注如何兼顾好工程进度、成本控制及精细化施工的综合管理;同时,他非常注重对新员工的培养,就正如我在项目部见到的那一幕,他希望通过见面微笑、交流谈心、分享经验的方式,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。

生活就像海洋,只有意志坚强的人,才能到达彼岸。卢伟面对困难,不畏惧,不退缩;面对挑战,不动摇,不放弃;面对生活,不抱怨,不气馁,他在坚韧中走出自己的精彩!


卢伟:上图左一